【特約記者王婉玲報導】
馬光國小棒球隊成軍31年,在堪稱「棒球沙漠」的雲林縣來說經營相當辛苦,歷經教練團換血的陣痛期,馬光期待重新起步,放眼未來。
馬光全校僅200多人,棒球隊只有26人,主攻硬式,體育組長余彥霖也是球隊教練,他指出,因為少子化影響,學校自500多人減少到現在的人數,一個年級才兩班,也連帶影響棒球隊招生。
馬光過去經常報名國內大小盃賽,但今年球員銜接訓練上出現問題,因此還在整合隊型,余彥霖說,先前教練因某些因素離隊,球隊在中信慈善基金會協助下,透過建教合作來協助尋找教練,現在有了外聘教練林郁峰,希望能穩定下來,讓球隊正常運作。
中信去年開始資助馬光,余彥霖說,過去因經費不足,球員在比賽時只能穿著學校運動服再用膠帶貼上背號參賽,有了基金會資助後,球員有個人球衣、球鞋,球棒也不再是老舊不堪,「這些配備增加了球員場上的自信跟球技」,不只如此,基金會規劃理財課程也獲得家長熱烈迴響,「農村社會家長普遍認為唯有讀書才是成功之道,經過理財課程後,家長跟孩子都了解,理財要及早規劃。」
至於去年首度參與的中信盃,余彥霖提到,這是孩子第一次體驗大型盃賽,不僅規劃完整,對孩子更是照顧至極,直到現在孩子還是經常將中信盃的回憶掛在嘴邊,今年當然更期待參加。
馬光陣中有不少球員來自弱勢家庭,包括隔代教養的孩子,家中爺爺、奶奶通常識字不多,余彥霖指出,課輔制度可以讓小朋友加強課業這一塊,基金會的經費用在這部分,也幫忙解決了這個問題。
余彥霖表示,打球讓小朋友建立了自信心,像是小四加入球隊的林晏安因課業以及身材肥胖常遭同學嘲笑,導致自信心下降,體能訓練也常落後其他球員一大截,儘管如此,不管多累晏安都會完成,去年中信盃對花蓮光復一戰,晏安打下勝利打點,站在壘包上將手用力地指向天空,這一幕讓很多人感動,「他在功課上或許無法拿到優異成績,但卻可以在棒球中獲得自信」,而當天剛好是晏安的生日,校長與教練立刻買蛋糕到球場為他慶生,後來才得知晏安從未過過生日。
「希望棒球隊秉持球技、品德、扶助弱勢這三項宗旨展望未來」,余彥霖說,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孩子不斷的成長,打棒球也能落實教育的一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