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特約記者王婉玲報導】
新街國小棒球隊成軍12年,兩年前設立體育班,是南投縣第一支擁有體育班的少棒隊,也給了想打球的山上部落孩子一個家。
受到少子化影響,新街全校僅12班、200人左右,棒球隊約有40人,曾在去年陽明山盃、中信盃獲得冠軍,今年立德盃榮獲季軍,球員大多來自信義鄉、仁愛鄉原住民、新住民,弱勢族群比例約8成,這些山上的孩子到球隊後就近受到照顧,學校也協助輔導課業,透過棒球運動建立自信,培養學習興趣。
新街總教練紀俊麟帶隊6年,他回憶,一開始相當辛苦,因為資源不足,球員沒有宿舍必須睡在活動中心舞台上,外出經費短少,得選擇近一點的比賽通車來回,遇到比賽地點較遠的地方就選擇廟宇的香客大樓住宿,盡量節省經費,而原本也僅有一台九人座巴士,載送球員、教練、裝備相當擁擠。
幸好這些辛苦從幾年前有了中信慈善基金會資助開始有了改變,在基金會協助下,公益彩券頭彩得主捐出230萬彩金幫助興建宿舍,兩年前已完工,而交通車也透過基金會牽線連結企業家們捐贈一輛中型巴士,不僅如此,出外比賽也在中信安排下入住中信員工訓練中心,不用再擔心花費,紀俊麟坦言,省下來的錢可以多出去參加比賽增加小朋友的經驗,中信的確解決了球隊大部分的問題。
而每年中信盃則是固定參加的賽事,紀俊麟說,以前參加過感覺很盛大,就像個嘉年華會,除了比賽外,基金會安排的小隊輔帶隊,可以讓球員懂得服從領導,而小朋友最期待的應該是看到職棒球星,「他們會想合照又很害羞,在旁邊竊竊私語,因為對他們來說,這些球星就像是從電視上的人走出來一樣。」
紀俊麟從職棒退下來轉往基層執教,且是從最基本的少棒教起,他不諱言,教練必須每件事提醒小朋友,經常喊到燒聲,「少棒希望給他們基礎觀念,包括規則、規矩還有球場禮儀,讓他們上國中後繼續成長,因此對球員兇、嚴格都是難免的」,他提到,像是10月金龍盃對興穀攸關晉級一戰,領先到最後半局遭逆轉落敗無緣晉級,「這個經驗不是壞事,也許以後可以拿出來告訴他們,為什麼教練要這麼嚴格要求,因為棒球比賽沒有到最後裁判宣布列隊那一刻,就還沒有結束,必須堅持到最後。」
小球員賽後落下不甘心的淚水,從一次次比賽經驗中學到棒球、學到人生,紀俊麟說,希望小朋友能有所收穫,這賣力吶喊提醒,辛苦就有代價。